加减乘除法巧推环境宣传
2015-08-25
日期:2011-06-10 作者:杨巴金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 ![]() |
||
|
||
|
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变化,环境宣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宣传形式、内容和机制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应用加减乘除法巧推环境宣传,可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多用“加法”,着力构建环保大宣传格局
环境宣传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联合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社会资源,以开放的活动平台、公众广泛参与的形式,促进大宣传格局的形成。一是尽力扩大宣传阵营。把环境宣传纳入地方党委宣传工作大局,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大力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文化建设。要善于借台唱戏,多与文化教育、广播电视和电信移动等部门合作,在新闻媒体上开辟环保专栏,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要与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一道开展活动,以传播生态文明为己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是竭力联合社会力量。把“联”作为环境宣传的重要手段,不仅要联合企业、乡村和社区,还要联合各类环保团体、民间组织,在联合中拓展渠道,在联合中壮大力量,努力实现环保工作到哪里,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宣传的影响力就覆盖到哪里。三是全力搞活宣传形式。不仅要做到广播里有声、报刊上有文、屏幕上有影,而且要充分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橱窗、宣传栏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等舆论阵地,全力打造全方位、多角度和立体式的宣传格局。
巧用“减法”,着力增强环境宣传实效性
应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宣传。一是因人制宜地开展宣传。面向领导层宣传,可采取赠阅《中国环境报》、试行环保知识考试制度等举措,切实增强决策者的环境意识;面向企业宣传,可采取召开座谈会、观看环境违法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切实增强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面向公众宣传,可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宣传环保科普知识,倡导低碳消费。二是因时制宜地开展宣传。既要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等一些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又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利时机,如上级领导视察、环境执法专项行动、重要环保文件法规出台等进行宣传。三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在农村,可将环境宣传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在社区,可将环境宣传与家庭垃圾分类、节水节电、“限塑”等结合起来。
活用“乘法”,着力开创环境宣传新局面
环境宣传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大胆改革创新,全面把握科学内涵,尽量发挥乘数效应。一是创新投入机制。环境宣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环保部门的经费十分有限。必须采取地方财政“拨”一点、环保部门“挤”一点、企事业单位“投”一点,社会力量“聚”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地增加经费投入,以实现“1×2>2”的倍数效应。二是创新工作思路。按照“灌输+引导+熏陶+环保实践”的新思路抓环境宣传。既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各类重点对象进行环保知识灌输,又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污染检举,自发为环保工作鼓劲呐喊;既要重视氛围熏陶,又要抓好环保实践,按照“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引导社会公众参加环保实践,使环境宣传植根于环保实践。三是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等在环境宣传方面的巨大潜能,用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手段感召群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群众。
妙用“除法”,着力扣紧环境宣传新理念
要摒弃思维定式,跳出宣传看宣传,以长远的眼光和全新的思维,着力抓住环境宣传新机遇。一是树立经济与环保双赢的理念,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双赢理念作为环境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宣传与教育同行,使经济与环保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二是树立宣传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在服务中加强宣传,寓宣传于服务之中,如绿色文化创建系列活动,可设置专门的环保咨询台、环境信访受理台,就群众关注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三是树立正反面典型相结合的理念。加大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推出一批环保先进模范人物。通过新闻追踪、公示一批有影响的违法排污企业等举措,让广大群众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