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访谈

行风热线(三)

2016-07-19 17:15:39


      主持人:(开场白)

今天,我们请到市环保局胡建森局长、市大气办孙青斌副主任,走进我们的直播间,主要就当前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跟广大听众进行交流和介绍。

主持人:节目一开始,我们还是请胡局长先来给大家打个招呼。

胡局长: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

主持人:目前,我市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启动了新一轮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请问,我们如何来打赢这场攻坚战?

胡局长:开展新一轮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省委、省政府为改善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在全省掀起的大气污染防治活动。

今年以来,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虽然呈现出好转趋势,但距离省定改善目标仍有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1—6月份,我市环境空气PM10浓度和PM2.5浓度同比呈下降趋势,但污染物浓度仍保持较高水平。进入夏季以来,臭氧污染问题加重,臭氧污染天数增多,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依然差。

2016年3月至4月上旬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综合督查组对我市大气、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综合督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也到我市对我市的我市大气、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巡视督查,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着三大督查压力。

同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也是全市人民的迫切希望,因此,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责任重大。

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会议,成立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制定工作目标,细化攻坚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健全制度体系。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党政同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网格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环保工作职责,规范党政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形成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共同监管、片区责任到人、工作任务具体、信息反馈流畅、奖罚渠道明细的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强化排污许可制度,依法明确规定排污单位允许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总量,以及排放方式、排放时间、排放去向和环境管理要求,排污单位要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到2016年底,实现全市PM10年均浓度达到12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PM2.5均浓度达到73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195天以上的工作目标。

相信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整场攻坚战。

主持人:刚才胡局长为我们介绍了我市当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些有关情况,请问,我们有哪些具体攻坚做法?

胡局长:为切实加强大气环境治理,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制定了7个攻坚实施方案,包括《新乡市治理扬尘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新乡市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新乡市治理燃煤污染攻坚实施方案》《新乡市治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攻坚实施方案》《新乡市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及治理机动车污染攻坚站实施方案》《新乡市秸秆禁烧攻坚实施方案》《新乡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攻坚实施方案》。

(一)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加强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拆迁工程、绿化工程、土地整理等重点扬尘点源排查监管,突出抓好施工工地、道路、露天堆场、渣土及物料运输车辆管理等各类扬尘污染源综合治理,确保全领域监管、全过程治理、全方位落实抑尘降尘措施,切实减少扬尘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二)强化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统筹推进调、改、关、停等综合措施,全面实现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大幅削减工业大气污染排放量,有效减轻工业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强化燃煤污染治理。坚持重点突破、标本兼治,加快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拆除,全面淘汰城市小燃煤锅炉,全面实现燃煤锅炉达标排放,全面取缔劣质散煤销售点,确保实现全市燃煤污染排放总量和燃煤消费总量双下降

(四)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包装印刷行业、橡胶制品行业、塑料制品行业、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规模化餐饮场所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

(五)强化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及机动车污染治理。全面加强注销报废、限行禁行、财政补贴、检验管理,加快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高污染车辆治理力度,提升成品油质量,大幅削减机动车污染排放。

(六)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强化零火点目标导向,重点抓好夏收(520日至630日)、秋收期间(95日至115日)全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基本消除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七)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重点做好夏收秋收、冬季采暖、重大节日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全面提高重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和应对能力,减少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峰值,有效控制、减少或消除重污染天气危害。

同时我们也下发了《新乡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新乡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以县(市)、区为单位,对生态环境实行扣款,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约束性要求,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全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金的扣缴办法、奖惩办法、考核依据,用经济手段促进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立健全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月考核,在市主要媒体上通报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目标完成情况排序,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引导社会监督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推进信息公开,市直相关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治理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尤其要做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理解和支持大气污染治理。



【字体:      】     打印本页    
0